覺悟者栽培的花園/
覺悟者的花園
人類簡史
影評人生
現代啟示錄
香港起風了工作室/
關懷和行動
心中的圖畫
跟我們走一段
風中旅行共學聚落/
共學紀錄
市集活動
演出紀實
綻放自己故事館/
我們的塗鴉
我們的撿拾
我們的故事
綻放自己故事館 : 我們的故事
1212A 在家學習的價值
1212A -1:如何面對賴皮的孩子?
恩惠:百合遇上不合她意的時侯,會以哭鬧來表達不滿。
陳林:因為爸爸媽媽要照顧妹妹若谷,對百合的陪伴便相對少了,所以她比較會賴皮,因此我們買了照相機給她,記錄生活的點滴,並發佈在部落格裡。
 
對待孩子便像馴服動物一様
孩子是非常活在現實裡的, 很懂得用方法來達到目的,他們會故意胡鬧與賴皮,為了得到父母更多的關懷與注意,這些時候便需要其他人介入,很多時侯父母不在,把孩子交給姨姨叔叔帶,他們反而很聽話。三、四歲的孩子巳很懂得適應環境,他們知道賴皮也不成,便會乖乖的配合大人,否則便會失去他很多的好處。對待孩子便像馴服動物一様,一方面要給他好處,另一方面要威嚇他,兩手策略,恩威並施,且一點也不能在他們面前示弱。孩子所作的反應比較屬血氣的,他們在靈性方面及自我認知的部份,發展還不夠成熟。父母不能用大人的角度來看待他們,否則會很失望,甚至很絕望,會認為孩子不懂得感恩,沒有愛心等等。站在孩子的角度,他們感受到你愛他,是先看你有没有給他們好處, 他們回應愛的方式也是表達在給你好處, 做些討你喜歡的事情,是比較表面的。有這方面的認知,我們便不能太温情主義,不能用太人意的方式去带小孩。
 
可以用方法來達致平衡,但不能用方法達到目的
西方人很看重人權,非常尊重小孩子的意見;東方孩子則有耳朵没咀巴,只管聽話,沒有什麽表達自我的空間。結果西方孩子普遍比較自私,很看重自己;東方孩子剛巧相反,通常很壓抑,沒有自己。父母怎様在兩者之間拿揑平衡?除非孩子有很明顕表達自我的特質,不然我們带小孩最開始就像馴服動物一樣,馴服不了便不能只當他是動物了,要把他當成人,注意他要什麼。我們可以用方法來達致平衡,但不能用方法達到目的。碰到没辨法時,便把圍欄拉大一點,再沒辨法了,又把圍欄再拉大一點。很多父母這時還硬要孩子服下來,或是完全没有圍欄,兩様對孩子都不好。父母之間該討論給孩子多少的範圍,還有根據孩子的反應來判斷他的認知程度。
 
1212A -2:如何面對孩子之間的差異?
美珠:最近在看一本關於孩子差異的書,裡面提到兩類差異很大孩子,剛巧就像牧羊和牧笛的。牧羊是充滿好奇心的孩子,佷喜歡新事物,也很敢作新的嘗試,對環境的適應力很強,容易交朋友,身體需要很大的運動量來發揮過剩的精力。而牧笛的個性是屬於比較羞澀,缺乏安全感,內心需要作很多的調整,才能適應環境的變化。好幾次參與舞蹈課或美術課,別人都玩得興高彩烈了,他還是坐在旁邊很久很久,花了很長時間才慢慢的融入其中。
 
在日子裡一點一滴的忍耐
孩子之間的差異很大,試想主流教育要求一致性,對孩子造成的傷害有多大。若我們自己不了解我們的孩子,或只帶自己的孩子,没有其他人參與的話,我們便不能客觀的認識孩子的需要。現在很多在家自學的家長發現一個問題,孩子在一起的時候會變壞,但其實也是成長的必經過程。我們陪孩子的過程,一直是在彼此的差異中拉鋸, 慢慢學習接納對方。聖經沒有提供什麽解決問題的方法, 只提到「愛是恒久忍耐」、「忍耐到底定必得救」。像電影「少年PI的奇幻漂流」,經過了一場苦難,孩子便改變了,這就是忍耐的價值。而在我們活著的日子,大部份的苦難是來自我們最親近的人,父母與孩子之間、夫妻之間的闗係,當中都充滿了許多矛盾與衝突。很多人對朋友很好,對家人却很冷漠,因為他們不認識這些痛苦的價值,所以往外找出路。若我們對此有所認識,不但不會討厭,反而會珍惜。在日子裡一點一滴的忍耐,直到有一天孩子可以承繼父母的一切。
 
1212A -3:什麼是在家自學的價值?
偉良:現在小生大平時都在家自學,每周只去學校一天。釘釘老師對我説釘釘的功課退步,小學是打基礎的階段,所以擔心她的學習。
汝桂:謙謙的老師也問過同様的問題,因為他們覺得有責任,所以我反叫他們放心,我們父母會負責任,也告訴他們孩子在家學習的情况,因為我們該有我們的想法,老師是會配合的。
美珠:牧羊以前的老師也常問我牧羊的學習進度,我巳很誠實的表達我們對孩子的期待,不希望勉強他去配合體制的教育,在家教育比較多元,比較少功課的壓力。我會陪他學習語文與數學,很多的學習都可以靈活的融入在生活裡,並用簡單的文字描述出來。選擇在家學習,父母要比孩子更認真學習。
瓊珍:看過謙謙的英文試卷,發現學校要求孩子學的「量」很多,但大部份都不懂。我寜願每天讓他們認真學一個字,累積起來便很多了。
 
透過愛所帶來的傳承,是看不見也是唯一的管道
在家自學的價值不只是在教學的內容,重點在於父母真的花時間去陪孩子。父母只要稍為了解課程的範圍,便可以有許多變化,跟孩子一同摸索,拉近父母與孩子彼此的關係,享受一同成長的快樂。現在教育體制已「量化」,只看重看得見的成績,內容又與生活脱離,學生學一堆派不上用場的東西,考試完畢便全忘了;反之,我們的孩子從生活中學習,又應用在生活裡,他們會一輩子忘不了。將來他們不一定有很高的學歷,但肯定會很懂得生活。因為在陪伴過程中,不只是有理性上的認知,還有許多是生命互動所帶來的感受。面對將來的人生,會有真實的經歷讓他們去對照與演繹,所以不能用外面的尺來量我們的學習,和我們孩子的程度。透過「愛」所帶來的「傳承」,是看不見也是唯一的管道。愛帶來陪伴,帶來生命彼此的呼應與感動,會一輩子留在孩子的生命裡。
 
孩子需要家人的陪伴
回想我們過去在學校生活裡學到可以用在生活裡的不多,實在没有必要去配合體制。但若我們没有留意實制生活的需要和整個時代的趨向,我們便很難判斷孩子該學什麼,可能知道不用學什麽,比知道要學什麼更重要,免得白費功夫。教育署已察覺教育制度非改革不可了,但不管怎樣改革也無法致取代孩子需要家人的陪伴,需要成長的環境,需要不斷的忍耐,那就是「愛」了。這段時期我們應該幫助老師,讓他們放心,讓他們多了解我們在家學習的價值,反過來我們要教育他們。      

上一篇:1212B 别做太有把握的父母
下一篇:1211B 孩子不聽話才是正常
<回分類頁>

地址:苗栗縣三義鄉廣盛村35鄰重河338-10號   電話:037-870616   Email: isonofman.data@gmail.com
Copyright © 2024 人子創意生活發展協會 All Rights Reserved